香港正积极加强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 简称“海合会”)六个成员国(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在贸易、投资、金融和技术等领域的合作。
所有海合会国家都致力于摆脱对碳氢化合物的依赖,实现经济多元化。香港作为海合会投资者进军快速增长的亚太地区市场的战略平台,尤其是中国大陆和东盟(ASEAN)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海合会成员国已经是香港重要的投资伙伴。2023年,香港与海合会成员国的商品贸易总额达到1690亿港元(216亿美元)。
海合会成员国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地区之一。倡议旨在促进互联互通和贸易畅通,增进人文交流,推动金融和区域合作。
香港不但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吸引力的金融和商业中心,更是作为通往中国的重要桥梁,拥有众多重要优势,包括:商业友好环境、低税率和简单税制、健全的法治、高度自由的经济、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前沿的创新和技术能力以及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
香港还鼓励海合会投资者利用香港在物流、建筑、金融、法律、会计、管理及其他专业服务方面的优势,从这一独特的区域合作倡议中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每个海湾国家都制定了经济和社会转型目标,旨在创造一个有利于社会和商业发展的环境,提高财政可持续性和弹性,投资战略性产业,从油气生产转型,扩大内需,发展数字和绿色基础设施。
“我们阿联酋2031”(We the UAE 2031)愿景是一个全面的路线图,概述了该国对未来的期望和目标。它为阿联酋设定了明确的愿景,即在经济、创新、基础设施和生活质量等各个领域成为全球领导者。该愿景重点关注三大支柱:团结的社会、有竞争力的经济和可持续的环境。阿联酋愿景还伴随着各酋长国的不同版本,如阿布扎比2030年愿景和迪拜2030年愿景。
沙特2030愿景是2016年启动的蓝图,旨在实现经济多元化,增强公民权能,为本地和国际投资者创造充满活力的环境,并使沙特阿拉伯成为全球领导者。该愿景计划分阶段实施,每个阶段持续五年,并在上一个阶段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第一阶段奠定了基础,在公共部门、经济和社会领域实施了结构性和全面改革。愿景的第二阶段加快了工作进度,进一步关注战略,并对关键部门和雄心勃勃的项目进行进一步投资。这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切实的成果。第三阶段将重点关注维持转型的影响并利用新的增长机会。巴林2030经济愿景于2008年启动,体现了巴林王国的全面计划。该计划旨在找到一条明确的经济发展道路,重点关注提高全体公民生活水平这一主要目标,并基于三大原则:可持续性、竞争力和公正性。经济发展委员会(EDB)已启动一项持续的经济和体制改革计划,并与其他部委协调编制了首个国家经济战略,作为实现愿景的路线图。
阿曼2040愿景于2020年启动,旨在通过减少对碳氢化合物的依赖、促进知识型经济,以及通过特定部门投资、权力下放和经济与财政改革确保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从而实现阿曼的经济转型。政府正在批准针对制造业、旅游业、物流业、渔业和科技领域的特定部门投资。
2008年发布的卡塔尔2030国家愿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确定了四大支柱:人类、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卡塔尔制定了三项国家发展战略,每项战略都建立在此前战略的基础上,并设定了可衡量的中期目标,最终形成了《第三期国家发展战略》(NDS3 2024-2030)。经济发展支柱旨在平衡碳氢化合物储备和生产,发展充满活力的非石油经济,保持金融稳定,促进市场开放,并创造吸引国内外投资的商业环境。
2017年首次通过的科威特2035国家愿景是一项正在实施的战略发展计划,该计划制定了一项变革议程,旨在营造有利于商业发展的环境,使私营部门引领经济增长,提高竞争力并提高生产力。科威特旨在减少对石油行业的依赖,并在私营部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重点关注基础设施和建筑、可再生能源、信息技术、软件开发和技术以及医疗保健等领域。2035国家愿景还旨在将私营部门的全国劳动力增加69%,并通过建立经济特区促进物流、制造和贸易等领域的工业增长。
商品贸易占海合会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的75%左右。当中中国大陆是最大的贸易伙伴。出口商品构成高度集中,石油和其他燃料占出口总额的75%以上。主要进口类别则更加多样化,包括机械、原材料和车辆。
2023年,中国大陆将成为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占海合会总出口的20.7%。印度以11.8%的份额位居第二,随后是日本(11.1%)、韩国(9.5%)和美国(3.6%)。香港以2%的份额位居第11位。
在进口方面,中国大陆也是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占2023年进口总额的21.9%。紧随其后的是印度(10.1%)、美国(9.5%)、日本(4.3%)和德国(4.3%)。香港以3.3%的份额排名第九。
香港是连接海合会与中国大陆的重要纽带。2023年,香港从海合会向中国大陆转口了价值3.24亿美元的货物。从中国大陆向海合会国家的转口贸易额达到113亿美元,相当于香港向海合会出口总额的75%,或中国大陆向海合会出口总额的10%。
2019年,阿联酋和香港签署了《投资促进和保护协定》(IPPA)。科威特也于2013年与香港签署了IPPA,巴林则于2024年签署了IPPA。海湾合作委员会(GCC , 简称“海合会”)的企业也在香港设立了当地办事处,包括沙特阿拉伯的公共投资基金(PIF)和阿联酋迪拜商会。
同年,香港政府在中东地区设立了首个经济贸易办事处——香港驻迪拜经济贸易办事处(Dubai HKETO)。该办事处强调了与阿联酋和海合会合作的重要性。目前,该办事处还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设立了咨询办事处,通过该办事处积极与海合会所有国家进行联系。
香港也致力于将其贸易和投资办事处的业务范围扩展到更广阔的中东地区。香港将在埃及和土耳其开设投资咨询办事处。
去年4月,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会见了到访的海合会秘书长贾西姆·布代维。这是继2023年2月双方在沙特阿拉伯会面后的又一次会晤,双方就进一步加强香港与海合会成员国在贸易、投资、金融和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交换了意见。
行政长官李家超指,香港特区政府积极与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建立紧密联系,促进各方面的交流。作为这些努力的一部分,香港特区政府于去年九月举办了第八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并增设了“中东论坛”,重点关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东市场的新发展和新机遇。一月举办的亚洲金融论坛也获得了海合会成员国众多政商领袖的好评。
此外,香港特区政府的主要官员访问了多个海合会成员国,以了解海湾阿拉伯国家的最新发展,并向当地政界、商界和专业界领袖介绍香港的发展机遇。
行政长官李家超欢迎海合会成员国的企业和投资者利用香港在“一国两制”原则下的独特优势,以及其毗邻中国大陆的战略位置、世界一流的金融基础设施和丰富的人才库,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
去年10月,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率领金融和创科界代表团访问沙特阿拉伯,出席在利雅得举行的「未来投资倡议大会」。在参加小组讨论时,他表示香港正在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和绿色科技的发展。
他强调,香港可以为全球南方的基础设施和绿色项目提供资本支持,并通过证券化贷款等创新金融产品引导资金流向新项目。
他还见证了香港科技园公司与沙特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双方将共享资源,相互推荐初创企业,促进初创企业网络的联系,并共同参与市场推广和活动。
硕富麟集团
硕富麟集团在香港和中东地区均拥有强大的业务网络,这使我们能够帮助企业拓展亚洲和海合会国家市场。香港拥有通往亚洲市场的桥梁、透明的法律体系、低税率和稳健的金融服务行业。这些优势使其成为寻求增长机会的中东企业极具吸引力的目的地。
另一方面,香港企业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中东地区,特别是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这得益于当地显著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项目。该地区的稳定、安全和友好营商环境为企业家和公司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为企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促进了中东、亚洲及其他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和贸易往来。凭借对这两个地区的深刻理解,硕富麟集团将帮助您把握这些机遇。我们的团队精通英语、粤语、普通话和阿拉伯语,能够确保顺畅沟通和无缝业务运营。